今日头条
独家揭秘
名家锐评
时政聚焦
民生纵横
财经探索
海外视窗
基层之声
中新文学
精文众聚
学习天地
站内检索
会员中心

实施脱贫攻坚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近日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调研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2016年05月26日四川日报)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十三五”时期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中央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历来对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全面小康,少数民族一个不能少”。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指出,要扎实实施新10年扶贫开发纲要,把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等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主战场,启动实施“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抓好基础、产业、新村、能力、生态“五大扶贫工程”,推进贫困地区跨越发展。

        可以说,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近年来,四川民族地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统筹抓好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民生持续改善,民族地区群众走出了脱贫奔康的发展路子。正是如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近日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调研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时,对四川省近年来的扶贫工作特别是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当前,四川和全国各地一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正处在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作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任务最繁重的省份之一,四川依然面临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贫困群众致贫返贫原因多重叠加、贫困地区发展制约因素多等严峻挑战。尤其是民族地区因受自然条件、交通基础设施等制约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还需要我们做大量工作,我们必须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精准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

        笔者认为,在当前更加需要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要求,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我们都知道,资源丰富,经济文化发展较落后,农牧民群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较深,是地处川西南的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特点之一。汪洋在此次调研中寄语四川凉山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创新帮扶方式,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在着力完成5年脱贫目标的同时,重视解决好制约脱贫的长期问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中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

        正是如此,笔者建议,各地各部门要把扶贫与扶志、扶智、扶治结合起来,将扶贫攻坚作为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统筹兼顾短期目标和长远发展,认认真真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三个方面问题。要立足当前,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着力解决突出矛盾,精准施策,深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加快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好贫困人口“眼前之困”。要着眼长远,用发展的办法破解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贫弱、生态脆弱、社会文化积弱等难题,抓好基础、产业、新村、能力、生态“五大扶贫工程”,帮助贫困人口永久脱贫。

        总而言之,全省各地包括凉山彝族自治州要创新工作思路,既要立足当前解决突出问题,更要着眼长远打牢发展基础,加快民族贫困地区脱贫步伐,确保到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目标如期实现。(文/ 李琼会)  

标 签:
( 网站编辑:放牧山野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