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独家揭秘
名家锐评
时政聚焦
民生纵横
财经探索
海外视窗
基层之声
中新文学
精文众聚
学习天地
站内检索
会员中心

共筑安全防护网,方解城市“头顶患”


 
       日前,珠海一名11岁女孩不幸被高空坠落的玻璃砸中夺去生命,引发全城关注。事发第二日下午,笔者重返事故现场时,发现有市民自发纪念小女孩。高空坠物,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既困扰着市民的生活,也威胁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6月21日《南方日报》)
       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向立体空间拓展,“高空坠物”事件也在不断频发,无论是建筑自然坠落还是人为高空抛物,其伤害程度都让人难以承受。面对高空坠物带来的空中威胁,我们不应把视线放在如何追责的问题上,而更应将重点放在如何防止高空威胁的再次发生,并从源头和环节、人防与技防上共同筑牢安全防护网,才能彻底解决“头顶上的隐患”。
       显然,解决城市“高空坠物”隐患有赖于人防水平的提升。诸如建筑质量不达标这类普遍性问题很容易被我们所警觉,这是因为很多“高空坠物”事件的发生都源于墙体建筑材料的坠落,砖泥、钢架以及玻璃就成为坠物事件的主要元凶。然而,看似高空坠物是没有预料的“偶然概率”,但事实上它们却并非偶然的“天灾”,却是必然的“人祸”:房屋建筑的施工不严,操作不当,质量不牢,这些问题才会导致墙体材料坠落事件的发生,而人本身,则是这些“高空坠物”事件发生的始作俑者。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人祸”的问题,就需要我们从制度设计层面上加强建筑设计、施工监管以及房屋使用等层面的监管,让人防的“必然”来防止坠物的“偶然”。
       解决城市“高空坠物”隐患不仅需要人防,还需要技防。事实上,绝大部分房屋建筑格局已成既定事实,其安全隐患也显而易见,因此我们不能坐地抱怨,而是要从现有房屋建筑格局来考虑如何让我们的天空更安全。因此,对于老建筑,可以考虑在四周加建飘蓬等遮挡物;对于新建筑,则应将底层的安全加层建设考虑在内。当然,这些技防措施的建设与设计,都有赖于制度层面的不断完善和调整。
       除此之外,解决城市“高空坠物”隐患还有赖于各方“协防”能力的提升。用法律制度给建筑施工建设划定“红线”,用技术手段为房屋建筑筑牢“底层防护网”,同样还需要我们从文明行为的宣传倡导、安全网络的编织、安全防护的巡查、甚至像新加坡“窗户日”的设立等措施,来加强民众的安全防护意识,加强文明习惯的塑造,来共同“协防”我们“头顶上的隐患”,还民众一个安全、清朗的天空。
 

标 签:
( 网站编辑:南山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