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独家揭秘
名家锐评
时政聚焦
民生纵横
财经探索
海外视窗
基层之声
中新文学
精文众聚
学习天地
站内检索
会员中心

精准扶贫更需“不拘一格降人才”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3-22新华网)

      实现2020年五千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决胜全面小康、共襄复兴伟业,归根结底要靠人才。日前,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为聚天下精英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打破人才流动壁垒,“不拘一格降人才”。

       今年实现全国100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目标已经拟定,地方目标也已摆在台面上。甚至有省市立下“不脱贫帽就摘官帽”的军令状。然而“豪迈脱贫”的背后是“精准扶贫人才”匮乏。拿破仑说: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羊可以打败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狮子。这个道理用在扶贫工作上则是精准扶贫“人才”重于“人数”。如何“不拘一格降人才”?

      善挖掘,发现“本土”人才,为精准扶贫夯实“群众基础”。本地人才对当地情况非常熟悉,在精准扶贫家家有“项目”确保“稳增收”的背景下,更容易找到因地制宜的发展项目,为村民栽下“摇钱树”。同时,具有“感情基础”的本地干部更容易团结当地村民,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发现本土人才的关键是要“善于挖掘人才”,重用有能力、能团结村民的党员。

      善引导,壮大“选调生”队伍,一个钉子一个眼地执行精准扶贫政策。高等院校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有知识、有胆识,对强农惠农政策能够精准把握,有敏锐的眼光,能够高瞻远瞩,对农村经济发展能够起到“舵手”的引领作用。大力发展“选调生”可以壮大基层干部队伍,对解读、执行精准扶贫政策更到位。壮大“选调生”队伍,关键是提高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保障水平,使他们在政治上受重视、社会上受尊重、经济上得实惠。
     
      善聘请,引进“专业人才”,打造“精英型”精准扶贫团队。东、中部地区地区经济型人才济济。他们有系统的管理模式,先进的发展理念。引进“精英人才”人尽其用可以实现“东西结合”,让农村的“原始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引进“专业人才”的关键是要“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为发展经济创造出广阔“空间”。

       贤能之才定有过人之处。脱贫攻坚是一场聚“财力”、“物力”、“人才”于一体的“多兵种”战争,其中“人才”是关键。精准扶贫更需要“人才精准”。精准扶贫的各型人才要靠各地去因地制宜“创造”。用好《意见》,健全人才顺畅流动机制,破除人才流动障碍,汇集各方人才,就一定能事半功倍实现5000多万人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标 签:
( 网站编辑:南山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