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独家揭秘
名家锐评
时政聚焦
民生纵横
财经探索
海外视窗
基层之声
中新文学
精文众聚
学习天地
站内检索
会员中心

夜班津贴“昏睡”多年,谁在装睡?

        《工人日报》记者日前采访发现,影响职工钱袋子的不仅有我们通常所说的基本工资、奖金、加班费等,还包括各种补贴和津贴。在不同的企事业单位,职工的补贴相差悬殊。而津贴更是如此,有的用人单位职工可以足额领到津贴,有的用人单位职工却拿不到津贴。(10月12日《工人日报》)

        津贴作为职工应该享有的一种福利,不仅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也关乎着企业凝聚力和生产力。可是津贴的发放却存在着如此乱象,不仅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也没有落实的监督机制,这就导致一些地方在发放津贴时,随心所欲,各自为政。有的地方执行的甚至是20年前的标准,有的干脆分文没有。津贴落实如此混乱,不仅暴露出津贴发放存在的制度缺失,也暴露出我国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着很多漏洞。这就需要采取措施,唤醒沉睡20年的津贴。

        首先,应该唤醒相关部门对职工津贴重视。津贴作为职工工资的重要组成部门,具有法律强制性,也就是说,职工津贴发放不到位属于违法行为,企业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可是长期以来,劳动部门在督查中,往往更加注重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执行情况,对津贴等法定福利的落实则关注不多,导致一些企业心存侥幸、有机可乘,甚至明目张胆地违反法规,损害职工利益。这就需要劳动等相关部门加大对职工津贴执行的监督检查力度,将职工津贴作为劳动监察和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内容,倒逼企业自觉发放津贴。

        其次,关于津贴多少,目前并没有明确和统一的国家标准,这就导致各地在执行津贴时存在着各自为政的局面,这种情况也造成了职工工资的巨大差异。近些年,物价成倍上涨,但是津贴却原地踏步,尤其是一些地方的夜班津贴执行的还是20年前的标准,这不仅与现实严重脱节,也严重损害着职工利益。因此,确保职工津贴落实,首先应该着手制定全国统一的津贴标准,建立科学的津贴调整机制,这不仅是津贴落实的前提和基础,也给各地执行和落实提供依据,给职工维权提供证据。

        再者,缺乏监督机制。津贴如何发放,发放多少,是否落实?这些问题长期以来都无人问津,既没有相关的督查机制,也缺乏对企业的惩罚机制。这就导致一些企业在现实中,无视职工权益,发放津贴全凭企业良心,给职工利益造成巨大损害。夜班津贴沉睡监管不能“装睡”,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津贴发放监督机制,设置畅通的投诉渠道,接受职工反馈和投诉,对一些严重侵害职工权益,拒不执行国家津贴标准的企业进行严厉惩处。以此来确保职工津贴执行到位。(朱丹)
标 签:
( 网站编辑:放牧山野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