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独家揭秘
名家锐评
时政聚焦
民生纵横
财经探索
海外视窗
基层之声
中新文学
精文众聚
学习天地
站内检索
会员中心

旧城保护:挽救凝固的艺术

       北京旧城是东方城市的杰出代表,但系统性保护却一直是个难题。为落实整体保护的要求,必须改变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不能覆盖整个旧城的状况,采取强有力措施,将旧城内未被划入保护区的历史地段,全部公布为历史文化保护区。(2017年1月13日 新华网)

       “在北京人艺的话剧《全家福》里,老北京的建筑工人王满堂在拆除东直门城楼的工地上发了一天呆。回来后家人问他干什么去了,他眼里噙着泪说:“给东直门送行,一个建筑不在了,犹如一个相濡以沫的老朋友不在了,我想再看它一眼……”

       王满堂的悲伤不仅代表了一代人的记忆,这也是古建筑命运的一个缩影。北京旧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世界城市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北京城区开始日新月异的变化,一栋栋新的建筑拔地而起,老城区建筑正在被无限压缩。建筑学家梁思成晚年是在为保护北京古建筑度过的,他曾大声疾呼:“拆一座城楼就是剜掉我一块肉。”

       维护北京文化古都城市风貌,首先要保护其严整、平缓、有度的风格和内在风韵,包括保护城市中轴线,保持棋盘式的道路系统,维护严谨的城市空间格局和活泼的园林水系,保护诸多文物古迹。而实现这些保护目标的关键,是整合历史城区内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在保护好已经公布的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基础上,扩大保护范围,将具有胡同—四合院基本格局的区域,全部公布为历史文化保护区。

       早在1978年,我国就开始对北京旧城整治进行研究。北京的旧城改造,不仅要满足现代生活的舒适要求,还要与原有的历史环境密切结合。建筑师吴良镛提出了“有机更新”理论和建造“类四合院”住房体系的构想。在这一构想下,吴良镛生命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菊儿胡同41号院诞生了。1992年,菊儿胡同改造获得亚洲建筑师协会金质奖,1993年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

       新时期,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对外交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作为文化中心,北京在城市建设中应妥善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做到像爱惜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真正挽救这些凝固的艺术。
标 签:
( 网站编辑:中新评论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