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独家揭秘
名家锐评
时政聚焦
民生纵横
财经探索
海外视窗
基层之声
中新文学
精文众聚
学习天地
站内检索
会员中心

“火车上突发脑溢血获救”警示了什么

        14日上午,扬州友好医院里躺在病床上的一位老先生和旁边的妻子不停地向走进病房的“救命恩人”们道谢。70岁郭志坚和他64岁的老伴赵静丽都是北京人,大年初一从北京乘火车来扬州旅游,快到扬州时郭老先生突发脑出血。经抢救,老人转危为安。昨天,赵静丽也将一束鲜花送给老伴,两人依偎在床头,过了一个难忘的情人节。(2月15日《人民网》)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是什么味道。乘火车旅行本是一件开心的事,脑溢血的骤然降临让人心情跌入低谷,铁路工作人员齐心协力让老人获救恰似“拨开乌云见太阳”。故事虽然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但结局无疑十分圆满。在我们为老人庆幸,为铁路工作人员喝彩时, “阴影”并未散去。
        近几年,“高铁变产房”、“ 高铁变病房”的事件频发,网友更是调侃火车快成“急诊室”了。虽然不幸的事大家都不愿碰到,但是事情发生了就应该想办法解决。火车“急诊室”虽然是一句调侃,但反应了完善这块服务的必要性。从新闻中可以了解到,铁路应对此种突发事件有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但笔者认为铁路部门有两点做的不够完善。
        一是突发事件主要集中在老人和孕妇身上,铁路应对措施是以往的统一流程,并没有与时俱进。我们往往看见的都是突发事件找列车长,然后广播找医生,病情严重的联系就近医院。当然,铁路工作人员不是医生和护士,我们不应该要求很多。但铁路作为服务行业,特殊人群需要更多照顾。铁路工作人员都做了相应的应急培训,但大部分是安抚性的工作和粗浅处理,常见急性老年病照顾和孕妇接生没有更进一步、更专业的培训。当时间来不及,这些深入的培训很可能救人一命。
        二是铁路需要解决好医生担心的“农夫与蛇”的问题。虽然两年前“妇产科医生火车上救人发成被告”最后被证实为假新闻,但笔者坐高铁时亲眼见过一个医生怕惹“一身骚”而犹豫良久最后没有去。当道德不能给人十全的保障时,规章制度的建立是最好的补充。拟定出规范、统一的协议让病人或家属签字,是给双方的真实保障,更利于医生全身心的施救。
        铁路工作人员的及时救助虽然能从死神手中将旅客的生命抢回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旅客可以高枕无忧。最了解自己身体的人永远是自己,外出时做好准备,才是将突发事件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的最好方法。铁路的服务在完善,我们出行的安全意识也不能放松,只有二者兼顾,我们的安全才更有保障。
标 签:
( 网站编辑:中新评论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