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侧改革在阵痛中腾飞
本网特约评论员: 苗凤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的一个发展战略重点。这对于河北转型升级具有特殊重要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的一个发展战略重点。这对于河北转型升级具有特殊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经济要转型,河北主动适应新常态。省委书记赵克志指出,河北结构性矛盾,主要是“一钢独大”,突出表现为产能过剩。产能不减、产业低端,长此以往,就会走进死胡同,发展中的矛盾将会积重难返。(2016年4月5日长城网)
新时期的改革,对于河北人民来讲需要做什么?如何在新时期,河北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新的辉煌呢?对于这个问题,河北人民不是想想就能够解决问题的,更要面对自身的发展现状,真正踏下心来,谋事干事,解决发展中所存在的瓶颈问题。
河北省在新时期在改革与发展中所存在的困难是巨大的,如果说比喻成一座高山挡在河北人民面前不是夸张的,过去一味重视钢铁生产,结果发展到今天,形势发生了巨大的逆转,河北省再墨守成规,再固步自封不求新思路根本是死路一条。再者就是新时期的经济发展要求河北人民必须选择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河北省必然抛弃原来的钢铁产业,重新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去走。
放弃现有的钢铁产业,河北人民着实有一些不割舍,毕竟钢铁产业在河北存在有其优势。还有就是钢铁产业给河北经济也带来过辉煌的景象,如今说一下子就扔掉了,河北人民的心里那个痛又有谁知道呢?但是时代改革的选择性让河北省经济发展别无选择,于是在淘汰过剩产能的工作中,河北省向钢铁产业发力了,只是短短的两三年时间,让钢城迁安自豪的一座450立方米高炉轰然倒下……2013年以来,河北大力实施“6643”工程”(即到2017年削减6000万吨钢铁、6100万吨水泥、4000万吨标煤、3600万重量箱玻璃产能),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化解过剩产能、治理大气污染。“十二五”期间河北化解过剩产业实现重大突破,累计压减炼铁产能3391万吨、炼钢4106万吨、水泥6231万吨、煤炭2700万吨、平板玻璃3717万重量箱。
如此勇气的付出,说明了什么,河北发展不需要一钢独秀,河北省谋事业从来不守着原来的饭碗过日子。河北省要走,就要走出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新路子。
河北省对钢铁产业进行淘汰,对于僵尸企业进行关停、兼并、重组。在这项工作中,更给河北省带来的痛相当大,很多企业没有了,经济效益要下滑,百姓的收入要下降,但是正如相关新闻所说,在去产能、清理“僵尸企业”的过程中,有些“阵痛”是避免不了的。但这种阵痛是一朝分娩的阵痛,是充满希望的阵痛,是新陈代谢、是凤凰涅槃,这是值得的!
河北省的钢铁产业要实现新的发展,这发展如何走出一条新路子来呢?面对考验,河北省所走的道路是对于钢铁产业不能简单地抛弃,毕竟钢铁产业对于河北来讲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河北省对于钢铁产业要做到转化,这转化要去粗留精,让钢铁产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于是河钢和唐钢依托自身的优势生产汽车钢板材,通过调整,这两个大企业的产品,已经走出国内市场,向国外市场进军。
再对钢铁产业走高精尖线路的同时,对于新能源引进也是河北省改革的另一举措,甲醇汽油、聚甲醛等新能源新材料,蒸汽机车博览园、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等工业旅游项目,工程设计和施工、煤矿技术管理咨询等生产服务,医疗、养老、康复等健康服务业等非煤产业也已经在河北大型企业的收入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与此同时,河北用更大精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努力形成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调整转型不失速、又好又快上台阶。
2012年到2015年,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以上,到2015年达到3000亿元左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左右。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2.6∶52.5∶34.9调整优化为12.0∶48.1∶39.9,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幅高于传统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幅高于钢铁行业。河北省在全面改革之际实现了新的突破。
在未来,河北省发展的方向定位更加清晰,借助落实“中国制造2025”、积极跟进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河北制造业开始酝酿新脉动。河北省吹响向时进军的号角。
改革让河北省阵痛,改革也让河北省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谋求了新生。如今的河北,正以新生的姿态,展起双翼,向未来腾飞,打造发展的新奇迹。
标 签:
( 网站编辑:南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