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实干成为新时代的鲜明注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实干兴邦。实干,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和成事之要,一切事业和工作都是扎扎实实干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民族的复兴,行动是最有力的支撑;国家的发展,实干是最耀眼的名片。
古人讲,“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甩开膀子、扑下身子,才能干出样子、实现愿景。然而现实中,有些干部感觉“压力大了”“困难多了”“矛盾复杂了”,就不想干事、不敢担当、不愿作为;一些基层工作的重点,多在台账资料、迎检观摩上出花样、做文章,把表面当门面;有的甚至还做“二遍功”“无用功”,浪费了本就有限的资源。这样的干事方式,只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秀腿”,必然得不到群众的拥护和组织的认可。究其根本,就是未能把实干“标注”在干事创业的全过程。
成绩源自实干,成效决定成败。党员干部要想充分发挥事业发展中坚力量的示范作用,切实把改革发展的责任扛起来,把建设小康的任务落下去,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必须强化实干精神。一方面,要有真抓实干的打拼劲,对存在的不真不实的突出问题,有重点地加以纠正,不提脱离现实的漂亮口号、不下脱离实际的浮夸指标,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从真实情况出发,把真抓实干作为一种境界来追求、作为一种纪律来要求、作为一种习惯来培养。另一方面,要有真抓实干的精气神,做到成绩面前不懈怠、任务面前不推诿、矛盾面前不回避,在谋新招、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真正以“马上就办”的状态,“协力同干”的精神,对于部署好的各项任务,不折不扣抓好落实,确保各项政策举措落地生根,这样才能符合推动工作的初衷,才能有说服力,群众才会拥护。(闻轼)
标 签:
( 网站编辑:图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