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如何保障劳动者权益
保障农民工权益是推行户籍制度改革、搞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劳动是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有效工具,虽然我国《劳动法》和《法》对签订劳动合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还面对诸多现实问题。故此,对在数字经济冲击、人口红利下降双重背景下,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进行了深入剖析。
一、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
1.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在已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报酬、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等保障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基本内容未全覆盖。劳动合同是农民工权益保障的证明文件,监管部门的主要检查对象是劳动合同,以其中的农民工工伤保险为重点,而大部分用人单位不会给农民工上五险,其中合同中含有最重要的工伤保险的也仅占-半。
2.农民工维权困难、渠道单一。农民工程度较低,在抽样调查的农民工里,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很低。农民工缺乏法律知识,法律观念淡薄,维权意识不足,普遍对劳动相关法律、政策的了解不深。遇到劳动纠纷时,农民工在可选途径中选择最多是求助用人单位人事部门,其次分别是求助工会和忍气吞声,选择投诉申请仲裁的甚少。
二、影响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因
1、政府监管不到位。由于全国农民工信息管理平台尚未大范围推广,政府对农民工的情况了解,一般仅限于登记在册的农民工,而生产生活中存在许多未登记在册的农民工。他们与雇主或用人单位已经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但却游离于合法契约之外,无法得到政府的重视和享受正规的待遇。政府无法统计到农民工用工数据,容易存在监管漏洞。
2、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对劳动者包括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障提供法律依据,但是制度本身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适用范围过窄,没有将和雇佣合同纳入到规范范围,而实际生活中,大量农民工与用人单位和包工头形成的是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对用人单位的责任追究力度不够,赔偿范围较窄;另外,部分条款规定不明确,可操作性差,这些都不利于农民王合法权益的充分保障。在新型劳动关系下,劳动法律不健全,有没有健全的配套法律作支撑,导致农民工权益的保障缺乏完整而具体的准绳。
3、用人单位占据资本市场优势。区域市场发展不平衡往往导致这边用工荒,那边无岗位的现象。农民工缺少了自主选择的优势,加上工作流动性强,有的为了顺利的转换单位而不愿签订合同或签订劳动合同中存在妥协的因素,这为用人单位不合法履行协议提供了温床。用人单位占据资本优势大力发展赚取利益,而农民工为满足生活需要而拼命找工作以求获得报酬。而且,大部分农民工无法维权的原因是因为维权成本太高划不来。这种“小船要往大海里钻”体现着两者的资本优势差异,更导致农民工不利地位的突显。
4、农民工自身力量薄弱。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低,对法律知识了解的缺乏和对劳动合同的不重视,导致农民工无法在关键时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维权道路上比较艰难。一些农民工寻找用人单位人事部门解决劳动纠纷,势必会受到本用人单位的干扰。用人单位专门会设立法律顾问,方便解决法律纠纷,而农民工缺少途径,加上维权意识不够,很多情况下会选择忍气吞声。例如亮司二村的杨有泉因个人原因辞职了,用人单位以各种理由拒发杨有泉的半个月工资,因其文化低,不知道该如何讨回自己的工资,便从原单位直接回家了。
三、促进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的对策建议
1.在分享型经济背景下,立法机关应及时创新,完善现有相关法律规定,制定适应新型劳动关系的相关配套法。将劳务合同和雇佣合同纳入到《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对《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关系的界定和劳动合同内容的概括性条款作具体化修订;加大对用人单位不按时按质签订劳动合同的赔偿责任,扩大法律对于劳动关系无法保障等诸多问题。例如,对《社会保险法》进行细化修订,调整农民工社会保险的管理机制等。在明确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的责任划分,对出现的合同纠纷以及其他方面的劳动纠纷进行合理解决,做到有法可依。
2.强化劳动合同签订的监管力度。在市场的运行过机制中,用人者处于强势地位,政府应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督促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杜绝和减少不签或是签订内容不完整的劳动合同问题。首先,要完善监察执法程序,健全举报投诉工作机制,强化日常巡查、举报专查和专项检查,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次,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约行为,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最后,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完善群体性事件处理预案,严格执行信息报送制度。以此来维护社会稳定,保护自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加快农民工社会保险统筹机制建设。目前,农民工的社会保险缴纳等社会权益基本由地方控制,大部分统筹到省级,随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和政府政策制定执行情况有所不同,农民工工作流动性强,使得社会保险的办理有地区差异和转接障碍,因此加快农民工社会保险统筹机制建设成为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例如,全国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上线后,实时记录考勤工时、工资支付,银行代发工资等。能够摸清行业用工情况,加强统筹建设,掌握真实凭据,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王春莉)
标 签:
( 网站编辑:中新评论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