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培训要有“味”更有“为”
党员教育培训要有“味”更有“为”
党员教育培训是构筑坚强党员队伍的核心要素,对于打造一支兼具高素质与专业能力的党员群体而言,深化教育培训工作显得尤为关键。唯有不断精进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的形式与内容,凭借精准定位的教育素材、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以及前瞻性的教育理念来精心规划课程,方能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激发趣味性并提升实效性,进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增强培训工作的灵活性。遵循“素质卓越、规模合理、结构优化、专兼并存”的原则,有效整合各类教育资源,通过引入“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的生动案例,使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更加贴近实际、深入人心。同时,融合个人自学与集体研讨、线上互动与线下实践等多种学习模式,创新培训内容,精心策划培训方案,形成多渠道、全方位的学习路径,确保党员干部能够深入学习、全面理解。
贴近实际,用活载体,增强培训工作的精准性。教育培训内容需紧密围绕党性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这一主线,同时兼顾行业差异与群体特征。针对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应聚焦于培养一批优秀的基层党组织领航者;而对于流动党员,培训不仅要赋予他们组织归属感,更要深化其党员身份意识。此外,还需根据党员的年龄差异与岗位特点,量身定制教育培训内容,为党员队伍的阶梯式成长提供坚实支撑。
完善制度,严格考核,增强培训工作的实效性。精心打造“精品”课程,注重教育培训的质量与深度,紧密围绕中心工作,设置针对性强的“精品课程”,避免“大而全”、“一刀切”的培训模式,实现分层、分类、分线的精准培训。同时,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底蕴,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党性教育基地与警示教育基地,为教育培训的高质量开展提供有力支撑。